• 外企非高管普通外籍员工如何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外国人个税分析二

    外籍人员在中国就业的,需要在中国境内缴纳个人所得税吗?实务中经常提到的是否在中国境内呆满183天对纳税义务有什么影响?什么情况下,视为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83天?本文,律师将对一般外籍人员在中国的纳税义务,进行简要分析。 外国人在中国境内的纳税义务,与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住的期限有关,居住期限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纳税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纳税义务问题的通知》等有关法律规定,判断外籍…

    劳动及人力资源 2019年11月26日
  • 担任董事、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的外籍人员如何在中国境内缴纳个人所得税—外国人个税分析一

    哪些职务属于高层管理职务?担任企业董事或高层管理职务的外国人如何在中国境内缴纳个人所得税?担任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的外国人在中国境内缴纳个税与担任普通职务的外国人纳税有什么区别?本文,律师将担任董事或高层管理职务的外国人在中国的纳税义务,进行简要分析。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相关规定,公司正、副(总)经理、各职能总师、总监及其他类似公司管理层的职务属于中国境内企业高层管理职务。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纳税…

    劳动及人力资源 2019年11月16日
  • 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不属于劳动报酬,员工未在一年仲裁时效内要求公司支付的,将丧失胜诉权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的规定,员工有权享受带薪年休假,公司未安排员工休带薪年休假的,需额外再向员工支付200%的未休年休假工资。那么,如果员工在公司工作多年,公司一直没有安排或没有足额安排其休带薪年休假的,员工可以在离职时一并向公司主张多年未休的年休假工资报酬吗?如果不可以,那么,员工最多可以要求公司支付离职前几年内的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呢? 【案情介绍】 申请人周某某于2005年6月30日毕业后就入职被申请人上海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月工资标准为4,000元/月…

    劳动及人力资源 2019年11月11日
  • 未依法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口许可证》被行政处罚

    国家对核、核两用物项和技术、生物两用物项和技术、化学两用物项和技术、监控化学品和导弹相关物项和技术等敏感物项和技术以及可用于制造毒品的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等两用物项和技术的出口、进口是进行监管的。以任何方式进口或出口,以及过镜、转运、通运《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目录》中的两用物项和技术,均应申请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口或出口许可证。否则,企业将面临被处罚的法律风险。 【案情介绍】 2018年2月,当事人先后2次委托上海某报关公司向海关进口一般贸易项下溴素48100千克,申报商品编号2801302…

    股权及公司治理 2019年10月23日
  • 从日本住友、三菱电机等八家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被反垄断处罚看中国反垄断法执行现状

    中国垄断行为的基本类型有哪些?目前,实务中,企业涉嫌何种垄断行为易被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处罚?对涉嫌垄断企业处罚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如何确定罚款金额,有法律规定罚款标准吗?主动配合调查和拒绝配合调查会对处罚结果有影响吗?本文,将从日本住友、三菱机电等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被反垄断处罚入手,一一分析前述问题。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4年8月20日披露,该机构已对日本住友等八家零部件企业价格垄断行为处罚人民币8.3196亿元,对日本精工等四家轴承企业价格垄断行为依法处罚人民币4.0344…

    股权及公司治理 2019年10月15日
  • 实际交付的房屋与样板间不同,房地产公司构成虚假宣传被行政处罚

    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其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做任何扩大的宣传或与事实无法100%相符的宣传、承诺等,否则就属于虚假宣传,会面临被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行政处罚的法律风险。 【案情介绍】 当事人是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其在青浦开发的楼盘开始销售前,当事人在其售楼处比照该楼盘2号楼至21号楼的6楼房型,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建造了一套样板房,面积大约102平方米,供消费者在购房时参照。样板间与实际交付的5楼房屋唯一不同之处,是实际交付的5楼房屋客厅和南阳台之间连…

    股权及公司治理 2019年9月23日
  • 浅议买卖交易中收货单等收货凭证对于企业回收货款的重要性

    买卖交易中,不少企业面临买方拖欠货款拒不支付问题,以致只能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买方支付货款。律师代理过的诸多有关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因买方拖欠货款引起的纠纷最为常见。律师在代理企业进行货款纠纷诉讼过程中发现,下列几个问题是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较为常见的法律问题,会成为案件的焦点,会影响卖方回收货款权利的实现: (1)买卖双方未签订买卖合同 口头合同虽然受法律保护,但是,买卖交易双方如果未签订书面买卖合同,仅有口头约定的,一旦发生争议,任何一方均面临举证问题。尤其对于卖方来说,如果其作为原告索要货款…

    合同及债权债务 2019年9月9日
  • 发布绝对化广告用语及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被处罚

    广告对企业来说,是一种比较好的促销手段,广告既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扩大知名度,又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商品销量。然而,企业发布广告的,广告发布者根据企业委托发布广告的,都应该对拟发布的广告内容进行慎重的审查,以防广告内容中含有明确禁止使用的广告语,以及引人误解的、虚假的内容等。否则,企业可能会因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广告法,而面临被工商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的法律风险。 【案情介绍】 当事人某网络有限公司,于2017年8月、9月期间,在其旗下的有线电视导视频道的标清及高清频道播出XXX酒的广告…

    股权及公司治理 2019年8月23日
  • 与买卖基本合同相关的订单等个别合同制作、修改要点解析

    买卖双方签订基本交易合同后,采购方每次向供货方采购产品时,均需要发送要约,一般以订单形式发送。订单,又称采购订单、订货单等,是与买卖基本合同相关的,必不可少的一种合同文本。本文,律师将简要分析订单应具备的条款,以及订单发送与接受等问题。 订单应具备的条款 订单应具备哪些条款,一般与买卖基本交易合同有关。比如,如果买卖基本交易合同已经对货款结算方式、结算时间、货款支付期限、货款支付方式等进行约定的,订单中就无需再就该等内容进行约定。如果买卖基本合同中,已就可能交易的产品名称、规格、单价等进行约定的…

    合同及债权债务 2019年8月8日
  • 食品公司未经许可超经营项目从事食品经营被处以高额罚款

    食品安全事关人身健康,国家对食品经营者,包括生产、销售、存储、运输等各环节的经营者,都有非常高的要求。企业或个人一旦违反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将会面临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民事责任主要包括赔偿消费者等,行政责任主要包括没收违法经营的食品、罚款以及吊销许可证、责令停业等。有些情况下,有关人员甚至会涉嫌食品安全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案情介绍】 当事人某甲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位于南京西路的店从上海某乙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购入酥皮、奶油芝士酱、芒果用于制售“牛乳厚打芒果拿破仑”。奶油芝士酱、酥皮、芒果由上海某乙…

    股权及公司治理 2019年7月26日